人物故事 #001 NCKU HUB創始人- 林耿弘

劉巧媺 (Liu Chiao-Mei)
12 min readSep 15, 2021

--

[ 寫於 2020 / 11 / 11 ]

林耿弘,成大工業資訊管理學系 106 級,現為 IBM IT 工程師。

【目錄】
- 前言:耿弘是誰?為什麼我要去聽他的講座?
- 大學生活的時間軸:從大一到大五每學期具體做了什麼都在這裡了!
- 生存法則:10件我在大學學到的事 + 10件我希望大學就知道的事
- Q & A

前言

耿弘是誰?

耿弘的全名是林耿弘,是成大工資管系 106 級的校友,現在在 IBM 當軟體工程師,他在校 5 年期間做了幾件開創性的事,以下舉兩個最為成大生所知的。

  • 2016 年和系上同學開發出 NCKU HUB 這個網路資訊平台,讓成大生在選課時有前人的選課心得可以參考,創站至今已累積超過 150 萬瀏覽次數。
  • 2018 年和成大各系的同學發起臺南在地音樂祭 — 甘噪祭,創下 Flying V 當年度第二高募資金額。

當然,這些大事背後都有許多夥伴和他一起奮戰,耿弘在後面的分享也有提到夥伴的重要性。

那為什麼我要去聽耿弘的分享會呢?
因為他的大學生活,串起了我的大學生活。

2017 / 9 耿弘的分享
  • 2017 年 9 月,我剛進成大,在成大新鮮人的營隊活動中,有校園講者的分享活動,我聽的場次就是耿弘主講。
    他和我們這些陌生人揭露自己曾經的挫敗,以及後來一些成長的過程,中間還有用便利貼跟聽眾互動。
    → 這場講座讓我有了「我以後也想變這麼厲害!」的想法。
  • 2017 年 10 月,我加入 11 屆成大單車節的行銷部,耿弘是當時的資訊部長,負責架單車節的網站。 *成大單車節是南台灣最大的校系博覽會
    → 單車節開啟了我對校園大型活動的想像。
  • 2018 年 6 月,我去聽了第 1 屆甘噪祭
    → 我從此開始聽團,成為獨立音樂的聽眾。

對成大人來講就是,你也許沒聽過這個人,但你一定有用過他共同開發的NCKU HUB。
所以說,耿弘大概就是我們這一代成大生心中的風雲人物吧 XDD (沒開玩笑)
時隔 2 年,2020 的現在,我來聽耿弘的講座,主要是想跟他道謝,謝謝他當年那些傻勁,幫後人的我創造了好多回憶。

耿弘的 PPT 首頁!

接下來進入講座紀錄的部分啦~
演講一開始,先上個你也許看過的哏圖。

你呢,認同這張圖嗎?

接下來耿弘用了2張圖來說明大學生活的想像與落差:

  • 師長或家人認為我們的大學生活:像一條直線,一路順利讀書上去。
  • 我們實際上的大學生活:繞來繞去,在課業/活動/人際/感情/自我認同...中迂迴。

高中到大學的時間軸

高中
耿弘說,自己高中時的作息混亂,很常熬夜到凌晨 4 點,對於生活缺乏動力,因為不知道為什麼要讀書。

他說自己「全校排名最後 97%,班上成績 #倒數第 2 名 (只贏了體保生)」;
因為缺席太多課(出席不到 1/2),甚至被學校教務處要求輔導轉學,也就是公立高中委婉的退學。

後來就決定去打工賺錢,因為家人說過 18 歲後就不管他了,叫他自己想辦法生活。於是他去補習班、發傳單做了各種工作......。

決定讀書考大學的關鍵原因:為了找工作。

有天他想試試領日薪的工作,決定去工地搬磚頭。
直到去了工地現場,才發現自己根本搬不了磚頭,這樣的工作實在很辛苦。
用自己的身體經驗學到了這件事,所以決定還是去讀書、拿到大學學歷才好找工作,於是高三開始讀書考大學。

接下來就是耿弘5年成大生活的時間軸。

大一 #缺乏動力

  • 被分手:大一時的女朋友,分手時跟耿弘說「我覺得你這個人太沒有動力了。」 讓他一直記在心裡。
  • 被二一:耿弘大一時跑了一堆之夜友會,都沒在念書。在一場活動最後的感性時間時,該學期的成績公佈了,他發現自己被二一,當下大哭。
    (別人都是在難過活動結束,他是在難過被二一QQ)

大二 #跑活動找興趣

到了大二,他驚覺這樣實在不行,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,就應該多去學習。於是他開始去參加一些校內更大型的活動。
在這個階段,他發現自己比較喜歡且擅長的會是行銷跟設計。

  • CUL(大學生活體驗營)、畢聯會、TED X Tainan

大三上 #影響力帶來成就感

他大三時依然很少去上課,是同學們眼中的活動咖。
但這個活動咖形象,也吸引到「對頻的人」,想辦活動的人自然就找上耿弘了:工資管營的總召找他一起 #改革營隊。
他們把營隊一些不合時宜的值星官等制度改掉,加上耿弘在大型活動練出來的行銷、設計能力後,報名金額提高 1000 元,招生還提早一個月額滿,最後加收了 20 人。這對他來講,是成就感的開始。

他也接了 #系學會的學術長,幫系上同學找資源來開課學 app、網站,也和其他系一起合辦了管院演講節。

擴大影響力的同時,他持續深耕自己在行銷跟設計方面的能力,當時去上了一些成長駭客的課、考到 Google 關鍵字廣告認證。

這些嘗試為他建立了個人的形象,更為他帶來了成就感。

大三下 #行銷設計 V.S. 資訊

大三下距離畢業很近,大部分的人都會在這個時候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未來。
耿弘也面對了生涯的兩難

1. 當初選擇念工資管系是因為不排斥寫程式,但現在的活動累積都是在行銷、設計領域。

2. 開始思考:真的想把「行銷、設計的興趣」當成工作嗎?

他跟自己說,「不然我去找個軟體工程的實習試看看好了。如果盡力之後還是不行,那就放棄走軟體工程。」
那時候,他投了一堆履歷都沒上,已經快絕望了(反倒是行銷設計的都上了)。

最後耿弘到了米蘭營銷策劃當 程式實習生
這個程式的實習機會,是他用行銷所學拿到的。

  • 程式實習生

當時,在程式方面他並不比其他人強。公司那時候招的實習生是企劃、設計、程式部門各組取 3 人到二階面試,最終錄取各一個,。
公司錄取實習生的標準很特別:讓每個候選人自我介紹,然後「由其他組的6 個候選實習生們票選出『最想共事的人』」。
耿弘當時的專長是行銷,他猜測,其他程式組的實習生應該會分享他們的程式怎麼寫的、講那些程式的東西,但其實其他人根本聽不懂,也不在乎。

他分析了他的受眾以及競爭對手,最後他這樣自我介紹:
把關於自己的事蹟用便利貼寫下,貼在身上,講述完之後全部撕掉,跟大家說:「我們其實可以撕掉標籤,來認識彼此」。

這場表演讓他拿下了全部的 6 張選票,得到程式的實習機會。

耿弘說,他從來沒想過,會是行銷的經驗讓他拿到程式的實習。
生活就是這樣,你學的很多東西,其實當下並不知道之後會在哪裡用到。

那你呢?

當機遇出現時,能不能用我們現有的能力盡力把他抓住?

接下來要介紹的是造福上萬成大學生的 NCKU HUB!

NCKU HUB 是一個課程資訊平台,讓成大的同學在選課時有前人的選課心得資訊可以參考,創站至今已累積超過 150 萬瀏覽次數。

耿弘說,在團隊中負責的大多是 UI/UX 流程規劃,其他兩個同學負責程式的部分,他自己一開始其實不太會寫程式。
(Btw, 我自己選課前就會去 NCKU HUB 上看心得,而且他們的 UI/UX 實在是很體貼使用者!)

NCKU HUB 的介面簡潔好看

大四

  • 網站接案:
    因為有前面的作品累積,他陸續接到不少校內外的案子。也開始思考是否要以接案維生,有一陣子很認真地覺得未來應該會接案維生。
    不過,有天他自己一個人在家寫程式的時候,寫到一半起身看看周遭,發現這樣實在很孤獨,他突然察覺自己不太想這麼孤單的工作,就漸漸放棄以接案為主的未來規劃了。
  • 畢業專案:
    耿弘說,他們都稱這次專案是「後段班的逆轉」。
    由系會長、被二一的耿弘、舞會 MC…這些平常成績後段的 5 個人一起寫了系上空間的物聯網系統,拿到系上教授開課以來給過的最高分。

他其實沒有想過,前幾年都在跑活動的他,後來也能走回資訊這條路,而且並不比其他同學差。

耿弘認為,你不一定要跟別人走一樣的路,才能拿到跟他們一樣的結果。

你也許走的迂迴,但也會有你的機會。

  • 商業競賽:
    那時候和朋友參加了幾個商業競賽(不過都沒得名)。
    他總是做投影片的默默的人,不是上台的人。後來他決定逼自己去一些分享會講話來練膽量。

大五

  • 公開分享:
    開始公開分享的第一場是成功登大人的校園講者。
    (這也是我認識耿弘的起點!)
    那場分享他做了 60 幾頁 PPT,每一頁都寫逐字備忘稿。在那之後,他去了更多地方分享,像驛站、複雜生活節演講等等。
  • 甘噪祭(2018-)
    耿弘從高中時就很愛聽團,一路聽到大學。2 年前,台南還沒有什麼音樂祭,想聽獨立樂團大多得到台北去。
    於是耿弘揪了一群人,(是當時在成大各領域最猛的一群人)組成了「甘噪祭」籌備團隊,他們邀請獨立樂團、串接起臺南的文化資源……,後來上去募資,成為 flying V 當年募資金額第二高的專案。

>>台南甘噪祭幕後專訪:味覺與搖滾聽覺的古都祭典

對耿弘來說,甘噪祭是他們這些非典型大學生的畢業典禮。
小小得意的是,當年請的茄子蛋、拍謝少年後來都成為獨立樂團的當紅炸子雞呢。

對我來說,2018 的甘噪祭也啟蒙了我,讓我開始聽獨立樂團!

我去甘噪祭聽克里夫表演 ( 2018 / 6 )

畢業後|一切重新洗牌

  • 牆呀,久別重逢:
    耿弘在大學的最後,確定自己比較想走軟體工程,可惜大學時辦活動的經歷都派不上用場,因為軟體工程看的是技術。
  • 後來受到上海的新創邀約,就去工作了(人在台北)。工作半年後開始思考下一站要去哪裡,因為沒有想要待久。
    上班時間認真地學技術,一邊去面試各種新工作,在面試時被問到的問題,如果自己不會,他就回家去趕快補足。

耿弘認為,把自己丟到勞力市場去鑑價是一個快速進步的方式。
透過面試,你可以很快知道自己欠缺什麼、特別擅長什麼。

  • 現在在 IBM 工作:
    IBM 面試重視學經歷、思考脈絡。
  • 每個安排都有它的用意:
    耿弘說,「如果說最後要當軟體工程師,看起來我過去那些都是彎路,但是因為有那些活動經歷,我才有今天的機會。」
  • 工作的餘裕:
    耿弘對於工作的價值觀是,「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全部奉獻給工作。」
    下班後,他在新創 ARTOGO 累積自己的經驗,藉由做新案子來累積經驗、資歷。

耿弘的生存法則

(耿弘強調:這是他自己的,不適用每個人。)

10 件我在大學學到的事

  1. 保持飢餓,保持憤怒
  2.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
  3. 練等最快的方法是實作
  4. 對自己的 Empowerment (賦權)
  5. 建立自我管理的工具體系:
    好好善用雲端工具,會大大改善你的生活(如:Notion、Trello )
  6. 把自己當品牌經營
  7. 行銷的心法可以用在任何地方
  8. 讓自己被認識:
    向身邊的人透露自己在做什麼,會有更多機會找上你。
  9. 保持動態平衡
  10. 跟大家不一樣的時候怎麼辦?

10 件我希望大學就知道的事

  1. 我想要被喜歡:
    要讓自己的品德是能被朋友介紹、信服的。
  2. 凡事都要留 Plan B:
    現在在考慮要讀研究所,才發現大學成績太爛了很難申請QQ
  3. 工作生活要平衡:
    耿弘認為,工作與生活要平衡,才不至於好機會出現時,被身邊那些不夠好的機會纏住。
  4. 養成健康的習慣
  5. 學校是藏寶庫:
    在學校學習,是最省錢的精進方式了!
  6. 了解世界新聞、趨勢
  7. 金融、投資、理財
  8. 大人世界的文書格式
  9. 每個領域都找到可以求救的人:
    大學時期好好去認識各科系的朋友阿!
  10. 能屈能伸:
    你不一定總是有大位子可以做,如果還沒輪到,那我們就好好潛伏著學習。

最後他想說,

「當全世界都不相信你的時候,請相信自己。」

耿弘認為,相信自己是最重要的一件事,在高牆面前,你要相信自己,至少先試試看。

可以任性、可以拐彎、可以遲到,但不能認輸,所以絕不缺席。

Q&A

Q:為什麼耿弘不走自己有興趣的行銷了呢?

耿弘:
「主要有兩個原因:
1. 現實面:軟體業相較行銷業的薪資行情還是高一些
2. 心境:怕自己沒有成為行銷人的足夠創意,也很怕興趣便工作之後就變成壓力,而不再是興趣。」

Q:你認為的好的領導者是什麼樣呢?
耿弘:「值得追隨的領導者:待人溫和和緩,又堅定,溫和的讓你知道他的想法,不躁進,對於他人的意見開放。」

Q:有什麼書可以推薦給大家嗎?
耿弘:
「我覺得《被討厭的勇氣》前幾章的人生哲理很值得一讀(後面就還好)。我自己對自我價值最懷疑的時候,會去讀一些哲學科普的東西,看那些大的問題,就會覺得自己的問題其實很渺小。」

我的後記:

(寫於 2021/9/15,我的第 5 年開學日)

不知不覺間,我的大學生活也過了 4 年,邁入第 5 年。

耿弘在大學時期做的事情串起了我的大學生活,在接下來我延畢的日子裡,我也想創造一些事情留給學弟妹。

剛上成大的前 2 年,發現很多資源 (業界專案實作機會、國際講座…) 都只有北部才有,心中總有不滿,埋怨學校、埋怨南部沒有更多資源。
我相信成大人應該都懂啦哈哈。

但其實,沒有人應該要為你準備好所有你想要的資源。

大部分我們習慣的、覺得很棒的好東西,都是由過去一群熱血的人建立起來的。

於是我開始想:既然都來到這裡了,有沒有什麼是我還能做的呢?
如果我很想要某些資源、某些東西,但現在成大沒有,那就想辦法弄出來吧!

所以我開始成大資料分析社第一屆的創社之旅!
希望以後可以跟你分享這段為期一年的創社旅程~~

嗨你好,我是阿巧,謝謝你讀完這篇講座紀錄,希望對你有幫助!
如果覺得內容還不錯,請拍手👏給我一點支持,我會繼續努力產出的!

--

--

劉巧媺 (Liu Chiao-Mei)
劉巧媺 (Liu Chiao-Mei)

Written by 劉巧媺 (Liu Chiao-Mei)

資料分析X產品策略學習日誌|課程講座紀錄|日常讀書筆記

Responses (1)